讀古今文學網 > 親密關係(第6版) > 序五:中文版序 >

序五:中文版序

我們中國人往往自詡「關係專家」,能夠自如穿梭於紛繁的關係網絡,善於巧妙地運用複雜的人際關係。表面上看也確實如此,尤其是近年來,中國人在「關係」方面的理論和書籍層出不窮。然而,當從科學的角度重新考慮「關係」的實證問題時,我們便茫然了。假設一位心理學家向100個學生提出下面兩個問題,你能想像他們會怎樣回答嗎?

第一個問題是:如果你要到一座荒島上生活,只能在你的各種親密關係中(父母、兄弟姊妹、好朋友、同學、同鄉、同事等等)選擇一個人同行,你會選擇誰?

第二個問題是:當你的父母、配偶、孩子、最好的朋友一起落水,只有你會游泳,而你只能救其中的一個人時,你又會選擇誰?

不過,在關係科學上的無知不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。就以愛情為例吧,雖然數不勝數的詩人和作家或熱情謳歌讚美,或理性分析批判,總結出一個又一個的愛情真諦,但我們對這一奇妙現象背後的心理學原因的理解似乎並不深刻。是性格相似的人容易相互吸引,還是性格互補的人更容易墜入愛河呢?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超越性慾的柏拉圖式愛情?情侶之愛與舐犢之愛究竟有什麼不同?激情之愛與相伴之愛又有何差異?

在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各種人際關係中,你又是否注意到了兩性差異?女人是不是比男人更容易嫉妒?男性和女性對關係的感知和體驗方面有哪些不同?男人真的來自火星、女人真的來自金星嗎?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社會心理學中親密關係研究的重要內容。

過去的40年間,社會心理學從單純地關注認知、思維、決策等理性過程逐漸擴展到人類的情感、關係等感性課題的研究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心理學家在過去40年關於情感和關係的研究中所收集的數據和進行的科學論證,可能已經超越了我們中國兩千年來在關係這個問題上的分析和判斷。另外,親密關係研究中一個不為人知的挑戰是,人們傾向於根據自己的體驗來判斷關係研究的價值和意義,這是由研究課題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。但我們必須強調科學研究討論的是一般規律,而不是某個人的具體想法和行為。也就是說,不能依據個人喜好來判斷價值。所以我希望讀者諸君在閱讀《親密關係》這部著作時,能更多地進行理性思考,而不要片面地以情感作為評判標準。

本書的特點之一,是它探究了長期以來詩人、戲劇家、哲學家乃至醫學家對親密關係的理解和論斷。由於數千年來科學家忽視了親密關係的研究,當通俗心理學佔據了關係學的主導地位時,人們對人際關係的瞭解和領會往往是膚淺的,甚至是錯誤的。然而,最近40年,如本書所記載,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發生了重大的變化。當然,我們不能期望一本書就能取代通俗心理學家在電視上的誇誇其談,或者阻止書店中庸俗心理學書籍的猖獗氾濫。但是,它至少使得人們對關係科學的認識向著更加學術化、科學化和規範化的方向轉變。也就是說,它將使我們對愛情、婚姻、承諾、友誼、激情、理解、溝通、親密、依戀、擇偶、嫉妒等各個方面有一個嶄新的認識。

本書關注的所謂「親密關係」,即指人們的思想、感受及行為在親密關係中是如何相互聯繫的。為了探討這個問題,米勒教授綜合了社會心理學、進化心理學、發展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等多個分支的理論和研究成果。作為活躍在社會心理學界的學者,米勒本著嚴謹的態度,在上述眾多領域中尋求平衡,融會貫通,研究了「先天因素」與「後天培養」的相互作用。

特別要提醒的是,如果你已經習慣了通俗心理學家把個人觀點當作科學結論,用華麗辭藻取代嚴謹分析的慣常做法。那麼,在閱讀本書時,你不僅要適應科學研究的表達方式,更要理解科學家們在爭論「關係」原理和甄別偽科學時的執著。

我相信,這本書能同時引起普通讀者、學生和學者對整個親密關係的興趣。可以想見,書中難免會出現某些讀者不感興趣的話題,以致這些讀者可能偶爾覺得,本書不太合他們的口味。不過,如果耐心多讀一兩頁,便會發現,當再次隨同作者回到主要問題上時,你已經獲得了對親密關係更為深刻的理解。也許,這就是為什麼科學總能廣泛地吸引公眾,而通俗理念往往只被信奉者所接受的原因。

彭凱平

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